2023年江西專升本大學語文文學常識歸納1
【導讀】2023年江西專升本大學語文文學常識有哪些?江西專升本網整理高頻知識考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
《詩經》主要依據音樂特點作為標準來分類,即風、雅、頌三類?!帮L”,是地方民間音樂曲調的意思。
“國風”是15個地區的樂歌?!把拧?,正也,即標準音,是王畿附近的樂曲名稱?!绊灐笔亲趶R祭祀的樂歌。
重點篇章:《采薇》。
2.簡述《詩經》的藝術成就。
?。?)直抒胸臆的特色《詩經》中無論是積極干預時政的怨刺詩,抒寫民間疾苦的役役詩,還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婚戀詩、農事詩,無不直面人生,表達真情實感,不作無病呻吟。因為《詩經》真實地反映社會人生,開創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為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優良傳統。
?。?)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比、興”,是后人研究《詩經》時總結出來的三種詩歌藝術表現方法,與“風、雅、頌”合稱“六義”?!百x”,就是鋪陳直敘,不用比,興,直截了當地鋪敘、抒情、描繪,把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有層次地說出來?!氨取本褪潜扔?,打比方?!芭d”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通過聯想以觸發起詩人思想感情勃發的表現方法。
《詩經》賦、比、興手法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詩歌的表現藝術,對形成中國詩歌興寄遙遠、含蓄蘊藉的特有風貌起著重大作用。
3.以屈原為代表作家的楚辭”,是繼《詩經》之后中國詩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標志著中國詩歌從民間集體歌唱到詩人獨立創作的更高發展階段的出現。
這種由詩人創作、帶有鮮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詩歌,將中國詩歌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4.《尚書》我國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
《春秋》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繼《尚書》之后以記事為主的一部史書。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完整的編年史,也是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歷史散文著作,標志著史家之文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戰國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學性相當高,在歷史散文的發展上達到了新的高峰。
5.《左傳》的思想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傾向,反映了《左傳》進步的歷史觀?!蹲髠鳌凡恢皇菍v史事件客觀的羅列,而且還表達了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
6.《戰國策》的藝術成就:
刻畫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現其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血肉豐滿,形神兼備?!稇饑摺反蚱啤熬幠辍毕拗?,以人物游說活動為中心,并以此統率記言、敘事,安排情節結構,描寫人物,開了人物傳記的先河。
敘事生動曲折,善于夸張渲染,帶有傳奇色彩。語言辯麗恣肆、放言無忌。
善于運用比喻和寓言說理,語言通俗淺顯?!苞柊鱿酄帯?、“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驚弓之鳥”、“百發百中”等寓言閃耀著迷人的文學光彩,表現出較強的藝術力量。
7.“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道”派生萬物的表現;道是萬事萬物存在與變化的普遍法則和根本規律,它主宰一切。
8.《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組抒情詩的總稱,包括《惜誦》、《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
《九章》是某一時期片斷的生活記錄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記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線,亦情亦景,憂思綿綿,既有憂國憂民的悲憤,又有委屈沉淪的凄愴。
9.《史記》的體例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寫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通史,全書由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組成,計130篇,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西漢武帝時代約3000年的歷史。
本紀,記載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績,以事系年,是全書的綱領;世家,是先秦各諸侯國和漢代有功之臣以及個別杰出的歷史人數的傳記。
列傳,是歷史上有影響的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人物傳記。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是有關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門史。
10.《史記》的藝術成就
《史記》是一部紀傳體史書部,又是一部文學性很強的傳記文學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
?。?)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文學創作,通過寫人來反映歷史,所以全書記載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刺客、游俠、倡優、商賈、醫卜等眾多小人物,構成豐富的人物畫廊。
這些人物既有各階級、階層的、時代的共性,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富有典型性,這些歷史人物在司馬遷筆下個個都栩栩如生、形象鮮明、呼之欲出。如張良的善謀,項羽的勇猛、劉邦的奸詐,韓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貪利、李廣的善射等。這是因為司馬遷恰當地運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謀篇布局,匠心獨運
?。?)強烈的抒情性
?。?)語言雄渾、樸拙有氣勢感和韻律感
11.漢賦分為騷體賦、散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三類。
抒情小賦,內容上側重于抒發憤世嫉俗與表現個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問答體,通篇用韻文。
代表作有張衡《歸田賦》,表現的是對世事的厭倦和對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塵埃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茍縱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掃漢大賦那種鋪采摛文、夸張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優美樸素的語言,集中抒寫自己的懷抱。
作者的苦悶、不滿、追求和意趣貫穿全篇。
《歸田賦》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現存東漢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賦。它的出現預示著漢大賦的時代即將過去,預示著抒情小賦將以獨立的體式在賦壇上占有一席地位。
12.樂府原是古代音樂機關的名稱。
最早設于秦朝。漢樂府原指漢代的音樂機關。
據記載,漢武帝時的樂府開始采集民間歌辭和樂曲。六朝時,將樂府采集和創作的樂歌稱為樂府,于是“漢樂府”就由漢代音樂機關的名稱而兼為一種詩體的名稱了。
13.曹操是漢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是建安文學的倡導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詩歌《蒿里行》反映漢末社會動亂和民生多艱。
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關東州群起兵討伐董卓,便令會師之后,他們各懷異心,觀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馬為爭奪權勢相互火并、自相殘殺。軍閥長期混戰、造成百姓慘死、拋骨露尸于野的衰敗景象。
作品真實地反映了這個歷史事實,并流露了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蒼涼激楚,形象鮮明。因此,后人稱之為“詩史”、“漢末實錄”。
14.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詩品》稱之為“建安之杰”,現存詩80多首,辭賦散文共40余篇。
鐘嶸評價曹植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精兼雅怨,體被文質”,是對其詩歌風格的概括。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和劉楨。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
此詩歷來為人稱道,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對七言詩的形成有很大貢獻。
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動人、語言淺顯清麗、音節和諧流暢。
關注江西專升本之家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試題】,可獲取更多考試試題及解析,還有更多升本服務等你訂閱,更多問題可咨詢【在線老師】為你解答。
【結尾】以上是2023年江西專升本大學語文文學常識歸納1的相關內容, 關注江西專升本網,獲取到江西統招專升本試題、專升本資訊、考試大綱、歷年真題、升本常見問題等加入江西專升本交流群,與老師同學一起交流升本上岸吧。

江西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http://www.taixianfood.com/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江西專升本”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